摘要:用科技创新的方式去升级电商助农模式。
中国第一大数字助农平台和中国顶级的农业科学家们走到了一起。
近日,30位农业院士专家与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团队,决定共同探索农业高科技和数字技术的结合。
科学家与阿里的第一个正式合作项目“农业科学家基地直选”频道,12月18日在手机淘宝首页“土货鲜食”正式上线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等13位科学家首批入驻,他们带来各自新技术示范基地培育的辽宁大米、云南青提、四川红原牦牛奶粉等新品。
他们因何走到一起?要解决中国农业的什么真问题?为此,记者专访了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李少华。
李少华2年前接手阿里农村业务,现在负责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两个事业部。
“电商助农模式不创新就永远解决不了中国农业的真问题。”李少华说。
(李少华)
记者:阿里巴巴做农业已经五六年了,投入也很大,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才想到跟农业领域的院士和科学家合作?
李少华:我们从2014年开始做农业。这一年,阿里提出了三大核心战略。其中一个就是农村战略。为此,我们开始持续多年投入数字农业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。
几年下来,阿里已经搭建成了一张数字化的助农网络。其中,最核心的是农产品上行的“数字高速公路”。这个网络支撑了过去三年阿里平台超5400亿元的初级农产品上行。
但我们越来越发现,光靠平台模式帮助农产品卖出来,还远远不够。除了卖出来,还要卖得更多、卖得更远、卖得更快,最重要的是要卖出好价格,尤其是把优质农产品卖出应有的价格。这就需要创新电商助农的模式,进入农业升级的深水区,去直面和解决中国农业的根目录问题。
如果说过去几年我们在用数字技术助农,那么今天我们认为,用数字技术和农业高科技结合,用科技创新的方式去升级电商助农模式的时候到了。
这也是国家鼓励的方向。我们注意到,前不久发布的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提到,要将农业高科技和数字技术结合。我们希望让农民在脱贫之后富起来,所以跟院士和科学家们走到了一起。
其实在这之前,我们已经跟袁隆平等院士展开了合作,涉足农产品的种植端,也有了一些经验沉淀,所以最近加大了跟农业院士和专家的合作力度。
记者:为什么院士和科学家愿意跟你们合作?
李少华:让农业高科技走出实验室,一直是农业专家们毕生努力的事。他们的很多科研成果,走出实验室之后也都验证了有效性。但如何让这些农业高科技更快推广和普及,让更多高科技农产品直达消费者,如何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,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,始终是他们“最头疼”的问题。
有一位专家说得很直接:科学家研制的品种好、技术好,农民种得也好,就是卖不出好价钱,等于科学家最终没帮到农民。
还有的专家说,始终觉得差了一口气。
我们也是这种感觉,帮农民卖了那么多农产品,如何卖出更好的价格,把好的农产品卖出应有的价格,是我们想实现的。
所以今年10月底,我们跟一些院士和科学家在杭州开了一次研讨会,探索合作可能性。双方很快就决定一起做点事。于是有了这次“农业科学家基地直选”频道的上线。
这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还会有更多院士和科学家带着他们的农产品进入我们平台。我们也会跟他们一起,让农业高科技和数字技术结合,升级农业的种植和生产端。
记者:你提到中国农业的根目录问题,究竟中国农业还有哪些真问题没有解决好?
李少华:总体来说是产销不对接、农产品低质低价、农业高科技出了实验室走不远的问题。
具体来说,在产销不对接上,主要还是农民不知道市场要什么,跟风种植。同时,政府缺乏数据支撑去做科学决策。政府拿不到数据,或者拿不到别的地方的数据,尤其是需求省域的数据。
这就造成丰产不丰收的情况,进而导致农产品的供给端出现“蒜你狠、豆你玩、姜你军”等问题并循环往复,农业就像被施了“魔咒”。可以通过大数据,指导农民种植和销售,实现农产品交易的平滑性、稳定性,避免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。
优质优价、吃得健康、吃出科学,是农产品的趋势。但现在问题是,农产品低质低价,农民主要是靠天吃饭,是老天爷经济和老祖宗经济。据说我们国家的果蔬是吃三分之一、扔三分之一、烂三分之一。
以后要靠数据和高科技吃饭。我们希望联合农业专家,通过科技创新,让农民会种、种得好。通过大数据,拉近农户和消费者的距离。
因为不优价,农民就懒得去投入,科学家的很多好技术,也就落实不了。优质一定是对农业的重投入,意味着技术含量要高,管理要精细。
所以,上面三个真问题是相互影响的。要解决这些真问题,就必须创新电商助农模式,否则永远解决不了中国农业的真问题。
记者:怎么升级电商助农的模式?
李少华:我们要和科学家一起,努力解决农业的技术关、市场关、效益关,重点从技术、业务、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创新。
在技术创新方面,帮助农业生产者精准规划管理,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率;在业务创新方面,用数字化打通“研-产-供-销-服”全链路;在模式创新方面,破解农业关键领域的“卡脖子”难题,探索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模式、新机制,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益。
现在电商助农需要的不是“卖卖卖”,而是系统性创新。我们希望通过我们沉淀的计算能力和大数据,结合科学家们沉淀的农业高科技,加速科技转化和应用,为农业从业者输出快速决策、科学决策的系统能力。
记者:你们已经做了哪些尝试?
李少华:我们认为,中国农业升级分四个层次。
第一层是卖出去。
这是最基本的。比如最近云南的冰糖橙滞销,我们帮着解决这个问题。
第二层是卖得好。
一些同行强调的是卖出去,我们加了一个要求——卖得好。只有卖得好,农民才能多赚钱。缩短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的时间,保障好农产品的品质,才能卖得好。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。我们有线上线下全渠道的营销矩阵和仓之外的快速配送的物流能力。
第三层是选得好。
好的果子选出来,卖给需要它的消费者,才能卖出好价格。
选得好就要分级。比如,昆明产地仓通过数字化的智能分选,为云南18种农产品建立了分级标准,为云南的百香果建立了8个等级。
第四层是种得好。
行内有句话,好水果都是种出来的。
通过产地仓的分拣,把农产品分级,让农民看到什么标准的农产品对应什么价格,引导农民种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跟农业院士和科学家走到一起。因为要升级农业种植端,光靠平台是不行的,我们需要找到真正懂农业科技的人。
记者:这是不是意味着阿里接下来做农业的重点转向了高科技,大的投入暂告一段落?
李少华:不是的。我们会继续加大对数字农业新基建的投入。
现在我们已经建成了五大数字化产地仓,解决农产品上行最重要的“最前一公里”问题。下一步还要继续建几个这样的仓。我们基本建成了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,下一步就是以自营的方式,到这些基地去直采农产品,直采金额会迅速加大。
记者:阿里做农业和别人有什么不同?
李少华:第一,我们是重投入模式,主要是产地仓为核心的数字农业新基建;第二,我们采取了自营模式,到基地去直采农产品;第三,我们选择进入农业源头端,这是农业升级的深水区,我们希望把最没被数字化的“人、地、品、种”全部数字化;第四,战略定力,这是最大的差别。
我们认为,农业是慢的,是春华秋实的,不是快餐式的。数字农业绝对不是简单的线上卖农产品,也不是短期能看到效果的领域。阿里不做插一根扁担就开花的事情。我们有点像熬老鸭煲,是结硬寨,打呆仗。
记者:跟院士和科学家打交道,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?
李少华:上次来到阿里跟我们开研讨会的有一位苹果科学家,是孙建设老师,大家都叫他“孙苹果”。我听说孙老师做农业很成功,过去20年都穿国际名牌。他跟学生说,要活成一本教科书,让搞农业的人都崇拜自己的职业。这点我们很认同,做农业不应该苦大仇深,应该是快乐的事。